惊人的11.6万平方米的展位面积,5555个展位数,1300多家国内外知名参展企业,11万人次的专业观众、采购商入场12月2日,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在东莞落下帷幕,无论展览面积、展位数还是参展企业、入场人数,均在去年基础上创出新高。
相比于漫博会、海丝博览会等东莞众多重量级展会,去年才诞生的智博会略显年轻,但无疑已成为东莞一张新的展会招牌、城市名片。这背后,既有东莞率先对接中国制造2025,大力实施机器换人,扶持智能装备产业等有力举措,也有大量自动化莞企抓住红利高速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担纲新动力引擎等喜人变化。
两届展会掀起智造热潮
时间回到2015年11月,首届广东智博会在东莞横空出世。超10万平方米的展位面积,在东莞创下最大展会的纪录,在国内同类展会中也首屈一指。为期4天的展会成果惊人,吸引了13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10万人次的专业观众、采购商入场参观洽谈。
首届智博会,其主要载体是已经运行多年的东莞国际模具、金属加工、塑胶及包装展(DMP),为华南地区该领域最大型的展会。DMP展本身就有十几年的历史,虽然有沉淀,但一直只是一个单纯的行业展会,但智博会让它发生了质变,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展会承办方香港讯通展览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郑国礼称。
首届智博会期间,省委书记胡春华、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到场巡馆,省经信委、科技厅、教育厅主要领导,以及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关行业专家、驻穗领事、全球知名企业代表等纷纷观展参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而今年,智博会品牌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再度提升:新增展览面积1万多平方米,达到惊人的11.6万平方米,规模居全国同类展会之首;展位数达5555个,也比去年有所增加。此外,增设了工业4.0展区、机器人和高端精密金属3D打印产品展示区
依托东莞以及珠三角庞大的设备需求市场优势,第二届智博会明星云集,包括美国哈斯、德国罗德斯等国际自动化及智能装备行业龙头企业。首次参展尝到甜头的企业也纷纷加大了展位面积。如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发那科,就由去年200平方米加大到400平方米,北京精雕科技集团也由160平方米加大到320平方米。
展会第一天,就迎来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广东省副省长袁宝成,省经信委以及美国、瑞士等15个国家驻广州领事馆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走访观展。见证展会盛况的,还有大量高质量的参观采购群体。仅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一家单位,就组织了110家兵工、航天、齿轮、汽车工厂企业代表观展。
据统计,截至12月2日下午2点闭馆,本届智博会买家、专业观众入场人数达到110052人次,比上届展会增加了近一万人次。
企业办展、政府办会,一个展会要想扩大影响力,很考验主办方组织配套活动的能力。此次智博会上,5项专题展示、9项主题活动和16场专业技术研讨会及新产品发布会,涵盖了工业设计大赛、政策发布与宣讲、行业交流等多项内容,引起热烈反响。展会增设的东莞集约发展案例展示、制造之美成果展示等展区,则让东莞智造的名声进一步传播开来。
无论是媒体人士抱怨展会停车场一位难求,本土企业界朋友圈刷出人头攒动的照片,还是众多顶级专家的频频点赞,种种细节充分折射出智博会所呈现出的火爆。两届展会创造诸多纪录,见证着智博会市场化、专业化操作的成功。
智造型莞企动力十足
家门口的展会,给东莞本土的装备企业带来巨大的机会。据统计,本届智博会参展企业中,东莞本土装备制造企业达368家,占据了总参展商的三分之一,不少企业现场斩获颇丰。
从事高速精密自动冲床设计和制造的东莞市国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培高透露,这届智博会上收获相当丰盛。据悉,该公司现场和5家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另外还有超过10家公司有合作的意向。
虽然只有两家企业谈成了合作,交易金额60多万元,但我们有20多家意向企业,展会之后会进行详细的洽谈。今年3月份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东莞市西格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区域经理苏一多在谈到参展情况的时候,露出兴奋的神色。据悉,西格玛主要从事注塑成型机的专用机械手臂及工业机器人生产,近年来,该公司发展迅速,产品还开始远销印尼、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
拓斯达科技、润星科技、台一盈拓、力星激光等本土知名企业,均秀出自家的明星产品、新品,与国内外同行一较高下。在这些企业掌舵人看来,他们公司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贴近东莞这个庞大的智能装备需求市场。因为无论是服务维护,还是研究开发,都需要最近距离和最快速的反应。
正是抓住了本土化优势并将之扩大,近几年来,东莞一大批智能装备企业均走上了高速路。位于东城牛山外经工业园的力星激光就是其中之一,成立短短6年时间,该公司的年销售额从最初的1000万元,猛增到今年的3亿元规模。如今,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激光切割、打标、焊接和自动化生产线行销国内外市场。
此次智博会上,该公司展出的管板切割一体机、机器人多工位焊接机等拳头产品,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其实我们从去年起才开始整合各方资源,产品线也才开始成熟。初步预计,明年销售额还能增加1亿至2亿元。目前,我们也在谋求进入资本市场。力星激光副总经理尹德生称。
莞企的智能化探索,得到了相关部门最有力的肯定。今年7月24日,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交流会在莞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重点参观了东莞劲胜公司的数字化车间。而在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中,莞企瑞必达公司项目入选,成为我市继劲胜后,又一拿下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的企业。
资本市场的反馈也印证了智能装备莞企的火热。近两年来,东莞新增上市公司中绝大部分为智能装备企业,包括正业科技、南兴装备、惠伦晶体等;而新三板企业中,伯朗特、拓斯达等莞企已成为新三板明星企业,也吸引了一大批同行企业借力新三板机制加速跑。
装备制造业挑起大梁
众多高速增长的自动化企业、智能装备厂商,正是东莞当前经济新动能最为显眼的元素之一。事实上,东莞之所以要举办这一场智能装备展会,也与东莞当前装备产业挑起大梁的格局密不可分。
东莞市副市长杨晓棠在此前智博会新闻发布会上就曾表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东莞初步形成了以通信设备制造和电气机械制造为主,新能源和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为辅的装备制造业产业格局。可以说,装备制造业已成我市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
统计显示,全市拥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2111家,从业人员108.69万人。2016年1月-9月,东莞规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62.2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910.97亿元,利润总额161.7亿元;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的46.5%、58.0%、49.5%。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还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达400多家,预计今年总产值将超过350亿元,涉及数控加工机床、机器人装备、电子工业专用装备等10多个行业。其中的机器人产业领域,全市集聚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近200家,已逐步形成规模和影响力。
东莞装备产业的发展和未来前景,也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国内智能巨头的关注和合作。今年4月底,拓斯达与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核心技术、控制系统、市场应用和人才培训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拓国内3C、注塑、压铸等领域,全力推动传统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这是东莞本土机器人企业首次与机器人国际巨头达成深度合作关系。
除了ABB以外,此前西门子已经和东莞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华中数控也与莞企劲胜精密牵手,均在智能制造等领域展开合作。此外,通过实施以需引供发展战略,我市成功招引大连机床、广东省智能机器人协同创新研究院等智能制造重大项目。
不再只是闷头做研发和生产,莞企也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今年4月底,位于松山湖的李群自动化就宣布,继红杉资本A轮投资后,该公司完成数千万美元规模的B轮融资,由国内知名的赛富基金领投。
一些智能装备园区也应运而生。具有官方背景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粤海高端装备技术产业园日渐成熟,中集集团在松山湖打造中集智谷,大连机床落户东莞,巨头项目纷纷看上东莞这片智能装备的发展热土。
尽管挑起了大梁,但东莞装备制造业未来的雄心更大。按照积极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智造强市,东莞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2%和38%以上。
扶持政策逐年加码
在业内人士看来,东莞智能装备业的兴盛,其直接引爆点,则是另一项机器换人战略。2014年起,东莞坚持应用先行,顺应全市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强烈需求,每年拿出两亿元资金补贴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拉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技改大潮。
也是从那时起,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规划逐渐明晰:坚持以需引供,依托机器换人激发的庞大需求及良好的产业链配套基础,切实加大智能制造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力争打造出一个新的优势产业。
为此,东莞在2014年、2015年一号文连续重点关注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产业之后,2016年伊始,市政府一号文直接出台50条机器人智造计划。在这份《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中,直接阐述了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指导,为业界打了一剂强心针。
连续三年在红头文件中加码,人们不禁要问,东莞为什么要如此大力推广智能装备?这个城市对于这一产业的期望到底有多高?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当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布局,将机器人产业列入国家战略规划。在我国,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就提出,要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重点产业,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中国制造2025战略更是为此指明了发展路径。
对于东莞,智能装备产业无疑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前列的可靠抓手,也是凝聚新型动能的重要来源。正是在此背景下,东莞今年瞄准先进制造基地的目标,提出了到2020年东莞建成中国机器人产业先行市等总目标。
为了充分激发需求,东莞已经拿出了真金白银来营造产业氛围。自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东莞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1370个,拉动综合投资220亿元,新增设备仪器约4.8万台(套),其中莞产设备约20亿元。截至目前,市财政已资助2014年度、2015年度共7批565个项目,合计3.186亿元。
政策还在加码,为了让更多企业用上自动化设备,东莞设置了种种融资租赁贴息、风险补偿、履约保函补贴和业务奖励等。该政策实施近一年来,截至11月底,在智造东莞平台进行融资租赁业务备案的合同数量已超390笔,涉及企业超170家,涉及融资总额超18亿元,其中已提交贴息资金申请的企业超130家。
正是这些完善而有力的政策保障,让东莞智能装备业渐入佳境,并在智博会上开花结果。不过,一个展会的结束,意味着更多重任的开始。正如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所说,东莞将以举办智博会为契机,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和智能改造,深入探索物联网协同、智能化管控、大数据服务等智能制造模式,积极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智造强市。
这个小目标,吹响了东莞制造业面向未来的一个新号角。
相关新闻
 活动新闻
NEWS CENTER联系我们
CONTACT US电话:400-772-0056
地址:文化创意产业园C2楼5楼